当前位置:首页 > 亲子教育 > 正文

芬兰儿童亲子教育 - 芬兰的教育***

简述信息一览:

芬兰教育孩子的方式

1、岁宝宝亲历,芬兰为孩子打造了怎样的阅读生态圈? 2017-10-15 10:13阅读/图书馆 一个0岁的小孩,可以在公立图书馆里啃咬书籍,尽情阅读。 一个小学生可以不限场合、不限姿势、不限书目随意阅读。 在芬兰读教育的上海老师文丹带儿子亲身经历芬兰的阅读生态。

2、芬兰教育注重从小培养好习惯,这对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极为有益。与中国的教育体系不同,芬兰幼儿园的孩子不会过早地面临比较和竞争。 在芬兰,每个阶段学校和老师都耐心地教导学生,并切实帮助学生解决问题。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,不仅关注学术成绩,也关注个人成长和兴趣培养。

芬兰儿童亲子教育 - 芬兰的教育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3、先见林,再见树,就是芬兰式教法,也是很多西方国家的教育模式。而我们习惯的教育是先见树,再见林。 先见林,就是让孩子了解到整体课程概念与学习目标的全貌。

4、一是平等的教育理念。“不让一个孩子掉队”是芬兰教育的核心价值。芬兰1921年开始实施义务教育。1968年,芬兰议会提出口号:“无论你在哪里,都可以接受到相同质量的教育”。1998年颁布《基础教育法》,称教育的目的就是“促进社会文明与平等”。

芬兰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

1、芬兰的孩子七岁才入学,在这之前,虽然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照护中心或学前班,但不可讳言地,家庭要负起主要的教育责任。例如,培养小孩的阅读能力、学习兴趣。

芬兰儿童亲子教育 - 芬兰的教育视频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2、关于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:价值观传承: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传递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给子女。父母在家庭中扮演着榜样的角色,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。通过言传身教,父母可以树立正确的行为模范,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。

3、家庭教育的内容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(包括父母和子女等)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。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,由家长(其中首先是父母)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。即家长有意识地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家庭生活实践,对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响的社会活动。

4、智力教育:智力教育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,主要包括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、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。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特长,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如认真听讲、积极思考、勤于实践等。同时,要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,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5、家庭教育主要包括以下一些方面内容: 品德教育: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、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。 行为习惯培养:如作息规律、卫生习惯、文明礼貌等。 情感教育:让孩子学会关爱他人、表达情感、处理情绪等。 智力开发: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。

芬兰教育的四个启示

值得关注的是,芬兰的生活教育课都是让孩子实实在在动手做事情。家庭经济课教孩子认食材做菜肴、踩缝纫机、学编织等课程。健康教育课会引导孩子关注自身健康。作者在书中讲到,两个女儿每天会讨论所吃食物的营养是否足够。

四)教育要充分体现尊重和信任。芬兰人在教育中不***用“防制”的管理法则,而是选择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“自我管理”作为教育的开始。-方面是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。他们认为,教育是按照孩子们的意愿和禀赋,循序渐进,而不是按照老师、家长的要求揠苗助长另-方面是对学校和老师的信任和尊重。

芬兰现象教学法对我国小学劳动的教学启示如下: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化 芬兰在2004年“课标”中提出了跨学的理念,指出可以将教学进行重新整合,帮助学生审视不同知识领域中的现象,对主题进行解释,以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。

关于芬兰儿童亲子教育和芬兰的教育***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芬兰的教育***、芬兰儿童亲子教育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

随机文章